爱表族论坛

标题: 大规模生产和赚钱都不是梅花表的第一追求 [打印本页]

作者: yzw2750    时间: 2010-3-6 07:16:53     标题: 大规模生产和赚钱都不是梅花表的第一追求

大规模生产和赚钱都不是梅花表的第一追求



    “当父亲把这家企业交给我时,他就像给了我一个珍贵的盒子,盒子里有家族的传统,有对品牌延续的责任和使命感,而不只是给了我一个制造手表,或者赚钱的工具。”瑞士TITONI(梅花表)第三代掌门人、公司现任CEO丹尼尔·史洛普接受《经理人》专访时说:“我个人的目标,是保持梅花表品牌及公司的长远存在和繁荣,同时保持其在各个方面的独立性。”

    这点让他感到很自豪。自1981年接掌公司以来,过去28年里,梅花表仍然像在他祖父和父亲手中那样,是高端品质与瑞士传统造表艺术的代名词。2009年,梅花表已满90周岁(1919年创立至今)。

    自1959年接到来自中国的第一笔订单,梅花表已经进入中国整50年。5月21日,梅花表在北京举办了隆重的庆祝活动,在这天,梅花表还向全球发布了限售1919只的90周年纪念款腕表,每只手表都有自己的编号。《经理人》采访史洛普时,他所戴的就是这款腕表,编号为0001。

    谈到当前的金融危机,史洛普很自信,他说这场危机对公司没有任何影响。那么,梅花表的这种对危机的免疫力来自哪里?

    不会被动等待

    98%的梅花表都是从瑞士出口到国外,经济起伏和汇率,都将对梅花表有非常大的影响。史洛普说,经济起伏是常事,梅花表已经习惯了应对这种短暂的危机。“很多企业只会在经济增长时发展,经济不好时,他们就不知所措,而我们不会,我们积累了很多应对危机的经验,一般的危机难不倒我们。”

    这些应对经验大概有6条:首先是制定有前瞻性的计划;其次是零库存,每只梅花表都为订单而生产,产量基本等于销量;第三是稳健的财务策略,梅花表的负债率非常低;第四是节省不必要的开支,花费谨慎是其家族的一大传统;第五是对投资和风险的严格控制;最后则是灵活的工作模式(在欧洲很普遍),经济环境不好时,可以根据员工的要求,调整有效工作时间,比如每天只工作6个小时,这样,员工既不会失业,公司也可合理控制产能。

    “我们不会被动等待”,梅花表将在研发上投入更多资源,聘请专业公司进行策划,升级梅花表的品牌形象。在占其收入超过60%的中国市场,新专卖店不断开业,从一线城市走向二线市场,还加大了人员培训和市场推广的力度。2008年,在进口表销售排名中,梅花表排在帝舵、劳力士、欧米茄等品牌之后,排在西铁城之前,位列第7。

    与前后这些几万人的大公司相比,不论生产规模,还是雇员规模,梅花表都属“小而强型”的,“这么比起来,我们没有必要削减开支,只要再提高效率就好了。”史洛普笑着说道。

    品质高于一切

    品质高于一切—即便是遇到了利益的诱惑。

    对于高品质的追求,是这个家族几代人坚持的经营传统。“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的”。过去90年中,梅花表有机会像今天的Swatch集团那样,成为拥有几万名雇员、每年几百亿销售额的钟表企业。然而,规模和赚钱都不是梅花表最热衷的选择。对这个家族而言,最能让他们感到自豪的,是在几百年甚至更久远之后,这个品牌仍然被很多人喜爱,它仍然被看作是高品质机械表的象征。

    直到今天,梅花表还保持着手工制表的传统,在瑞士总部的制表工厂里,制表工匠仅有55名—你也许不太相信,但确实如此—他们每年制造超过15万只梅花表,这些手表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里工作时间最长的工人已经超过40年。

    采访中,史洛普始终强调一点,大规模生产不是梅花表所追求的目标—事实证明也是如此,梅花表每年只增加10%的产量。刚刚吃过午餐的史洛普借题发挥说,梅花表的经营思路如同他吃自助餐一样,他不会尽可能地多吃,而是以吃好为标准,要享受这顿美食。

    因此,梅花表对于高品质的追求近乎到了苛刻的地步,甚至不惜放弃赚更多的钱。制表的所有重要环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绝不外包,从零件装配直到最终质检,所有流程都在公司内部进行控制。对史洛普来说,高品质绝不仅仅指好的产品质量,它还包括优秀的执行力,好的内部管理,与合作伙伴融洽的关系等等。

    坚守自己的节奏

    熟悉梅花表经营风格的人都知道,梅花表广告做得不多,也不请代言人。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史洛普不希望梅花表成为那种可以用来炫耀的商品,他更加看重表与人的情感联系。“我们会把目标和资源集中在25~40岁这个群体上,他们喜欢高质量的机械表,而不是为了炫耀才买表,追求奢侈品的人群,不是我们的目标消费者。”

    史洛普说,梅花表对危机的免疫力,也来自于最近几年中,市场对梅花表的需求非常大,而公司却没能满足这些需求。但他仍然固执地坚持,每年只增加10%的产量,绝不会像其他企业那样,每年增产40%到50%。

    不因需求旺盛而扩张,保守的策略,使得梅花表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仍然保持一贯的增长节奏,不受外力影响,“今年不会低于10%的增长。”史洛普说。一切都在计划之中,梅花表现在所执行的各种方案,没有因金融危机而改变,“我们的重点是加强品牌形象,不会缩减广告投入,或者其他方面的开支,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史洛普已经记不清楚,他拒绝过多少次其他大企业的合并请求,因为他知道,一旦成为某家钟表集团的一份子,家族的经营传统和品牌内涵,将很快被同化,甚至是消亡。



作者: laoduan    时间: 2010-3-6 08:09:06

对于高品质的追求,是这个家族几代人坚持的经营传统。“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的”。


            这就是梅花表质量好的最根本的原因,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命。
          买梅花的人是务实的人!
作者: leftyguns    时间: 2010-3-6 08:19:01

理想和现实是有很大差距的……
作者: xzfm996    时间: 2010-3-6 09:40:00

真要不是以赚钱为第一追求
梅花早就有自产机芯了
也不至于到现在eta和sw都不疼不爱的局面
作者: leftyguns    时间: 2010-3-6 10:38:41

原帖由 xzfm996 于 2010-3-6 09:40 发表
真要不是以赚钱为第一追求
梅花早就有自产机芯了
也不至于到现在eta和sw都不疼不爱的局面

想起走西口里的一句“名言”:有钱不赚王八蛋…………
作者: 文玉    时间: 2010-3-7 08:40:44

顶.这可能就是中国人喜欢梅花的真正原因.
作者: ldn1218    时间: 2010-3-7 15:07:16

真不以利益为第一,就不会在大陆开店没完没了了,这也信。我觉得中国市场何止占其60%,70%都有了。
作者: xgj268    时间: 2010-3-9 08:56:54

这样的标题一看还以为是托呢
作者: 梅花2010    时间: 2010-3-9 09:16:32

“大规模生产和赚钱都不是梅花表的第一追求”
这个就很奇怪了,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赚钱不是第一追求?
作者: laoduan    时间: 2010-3-9 12:40:44

梅花不挣钱的话,它能传了三代!
作者: 委员长    时间: 2010-3-9 13:00:17

大规模生产和赚钱都不是梅花表的第一追求
说这种连自己都不会信的话,居然还以为别人会相信
公司现任CEO丹尼尔·史洛普真的很有幽默感
作者: 老江小鱼    时间: 2011-11-1 01:14:00

没什么稀奇的,当我们有机会富三代以后,我们也会说不是为了钱,因为我们已经不知道没钱是什么样子了,另外我觉得要做好一样事情也确实不能以钱为第一目标,不知各位以为然否
作者: wewe1986    时间: 2011-11-1 14:22:06

梅花还是不错的,但这种文章随便哪个牌子都会写写,不必多较真。哪个表厂不说自己质量控制严格,呵呵。
作者: midomega    时间: 2011-11-1 15:25:57

应该是大规模生产和赚钱都是梅花表的第一追求
作者: wewe1986    时间: 2011-11-1 16:25:00

大规模生产未必,扩张越快越危险,这点梅花保守的作风还是可信的
作者: zzgnoboundaries    时间: 2011-11-2 22:57:09

原帖由 梅花2010 于 2010-3-9 09:16 发表
“大规模生产和赚钱都不是梅花表的第一追求”
这个就很奇怪呵呵,这是一个纯粹中国人的想法!国外很多活过百年的小企业滴~~人家只坚持做品质! 了,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好可大化,赚钱不是第一追求?


呵呵,这是一个纯粹中国人的想法!国外很多活过百年的小企业滴~~人家只坚持做品质!
作者: zzgnoboundaries    时间: 2011-11-2 22:58:21

原帖由 老江小鱼 于 2011-11-1 01:14 发表
没什么稀奇的,当我们有机会富三代以后,我们也会说不是为了钱,因为我们已经不知道没钱是什么样子了,另外我觉得要做好一样事情也确实不能以钱为第一目标,不知各位以为然否


赞同仁兄的观点!
作者: 小阿晨    时间: 2011-11-3 09:29:08

个人感觉这种话有点假,企业不已盈利为目的怎么生存,只是梅花表确实比较低调和亲民[s:101]
作者: 脉动59    时间: 2011-11-3 19:20:53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gongkan    时间: 2011-11-3 19:26:04     标题: 回复 18楼 小阿晨 的帖子

人家都说了,不是第一追求,说明还是要追求的。
作者: 玉面狼    时间: 2011-11-3 21:34:57

梅花是做生意,可不是做慈善的~~~~
作者: 5057911    时间: 2011-11-4 14:03: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aby7574    时间: 2011-11-4 19:06:34

呵呵
作者: Refee    时间: 2011-11-4 23:54:28

就当笑话看吧 这种事情不必当真 ;P
作者: 草鞋王    时间: 2011-11-5 02:18:06

:'(
难不成梅花要搞机械化大生产?
这个就真上规模了
作者: i疯    时间: 2012-3-19 21:44:35

其实规模并不是坏事,eta的成功说明了一切,规模化更便于标准化,尤其对于机械行业来说。
eta机芯的精准正是源于规模化带来的标准化。
作者: denzelchan    时间: 2012-3-21 17:45:49

这个翻译很有问题,要看看原文才能清楚。
作者: denzelchan    时间: 2012-3-21 18:06:50

对于高品质的追求,是这个家族几代人坚持的经营传统。“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的”。丹尼尔说,“规模和赚钱都不是梅花表最热衷的选择。对这个家族而言,最能让他们感到自豪的,是在几百年甚至更久远之后,这个品牌仍然被很多人喜爱,仍然被看作是高品质机械表的象征。”

“规模和赚钱都不是梅花表最热衷的选择。”
作者: aspire1    时间: 2012-3-22 13:14:50

中国人喜欢听故事,梅花就给你讲故事。
作者: xuyuan0206    时间: 2012-3-23 07:24:18

说一句冒梅坛之大不韦的话:“赚钱不是第一追求”这说法我绝对不信!商人逐利是天性
作者: wym8765    时间: 2012-3-24 13:25:42

还品质高于一切,纯粹扯蛋,我是不会再买梅花表了
作者: 涮坛子    时间: 2020-2-21 01:46:17

某些人不但理解有问题,连理念都不懂。
梅花不以赚钱和扩大生产为第一要务,是以质量为主,在经济冲击下保证能生存降低风险度过危机的诀窍。
为订单而生产,就是抵御风险的法宝。
梅花表能做到养活家族并一直持续下去就可以了。
你们忘记了改开初期中国的大量品牌消失的事情了吧?还不吸取教训,还在这里瞎胡闹。




欢迎光临 爱表族论坛 (http://img.iwatch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