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表族论坛

标题: 有关摄影的ABC——兼交流(0826更新曝光控制) [打印本页]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4 23:16:10     标题: 有关摄影的ABC——兼交流(0826更新曝光控制)


以下内容是俺在某处的一个讲稿的大纲,共五部分内容,我会在前十楼陆续贴出。大家看着玩玩儿,见笑。
===========================================================

    当我们看到那些优秀的图片,会觉得它们非常吸引人,甚至感觉到画面本
身传递出来的信息常常会多于文字说明,有时文字说明的存在甚至失去了意义。这就是图片的魅力所在,每个人的解读方式都是不同的,画面的不同元素出动着不同类型人的情感。
    然而,欣赏之余我们却说不出为什么,也说不出作者是怎样把
它创作出来的,总之,是被画面打动了。
    在我们能够接触到的很多摄影类论坛上非常流行分享技术数据,使用的是什么相
机,什么镜头,甚至光圈、曝光速度组合等信息。但是遇到相似场景我们依然拍不出与那些老鸟儿们相近的图片。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色彩、构图以及情境,与我们心中所想或者是按下快门那一刹那的感觉完全对不上号。

    为什么?

    只是我们还没有掌握摄影语言的思考方式。
其实,法则很简单,只有三条:

        


        2.


        3.
构图框架清晰有序——直接关系到观感的重要因素,构图的问题决定一个影像的最终命运。
    达成三项基本原则,使我们拥有了成为一个优秀摄影者的软件条件。试着以这三条基本原则开始带着思考和目的去拍摄,会发现,之前无从下手的某些拍摄问题变得简单。事物在你的眼中变得条理、清晰,把握性大大提高。同时学会用新的标准去看其他人的图片。
    摄影是一门带有较强技术属性的艺术,作为最年轻的艺术形式之一,摄影与其他门类艺术的创作语言的交联是最广泛的,“拿来主义”是摄影创作的重要手段,任何门类的艺术语言都能够在现代摄影作品中找到影子。所以,法无定法,得到最满意的影像,是摄影的终极追求。

    扯远了,回归基本的问题,上面描述的一切需要以技术手段作有力支撑。下面的十几个贴将围绕上面提到的三个基本原则展开叙述。



[ 本帖最后由 macg4 于 2011-8-26 22:01 编辑 ]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4 23:16:31

本帖最后由 michen80 于 2015-2-11 04:11 编辑

以下是部分法新社的年度图片

图片1.jpg
2010410日,苏丹东南部,严重营养不良的2岁孩子Dhoal大哭不已,他周围围绕着很多苍蝇。
边框与剪影的作用
运用剪影已经能够很好地突出主体,如果再配合构图线条和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就能打来比较大的冲击力。这幅作品的成功来源于摄影者对形体和线条观察力的敏锐,同时通过曝光的控制将画面中减弱几何构型的细节元素全部过滤。在技术细节上,如果使用全自动曝光,黑人小孩儿的皮肤细节将会显现。同时
很好地利用了浅景深,使主体与背景之间形成了很好的空间感。不这样处理现在的冲击力就会丧失。

===========================================================================================
图片2.jpg
2010年3月11日,尼日利亚乔斯,数千名身穿黑色衣服的妇女举行集会抗议穆斯林教派对她们妇女同胞以及孩子的屠杀行为,图为在教派冲突中失去孩子的妇女在地上打滚儿。
抓住明显冲突点
对于群体性事件的描述要深入事件中心,在构图的选择上冲突的演进与环境的关系是报道类新闻摄影的关键。我们在此次723动车事故的新闻专题中基本没有看到事件描述清晰、肢体语言丰富、构图具有张力的图片。两个原因,一是第一现场出现的为非专业人员,没有“构图框架”的意识。这造成拍摄的图片不是包容内容过多没有主、次及环境对比,或者是过于局部,叙事性不强。二是主观视角的选择过多,进行了违背新闻原则的解读。
上面的图片也非完美,左上角妇女的手缺失,右下角妇女的头顶缺失。造成了画面的局促,构图线条通顺性不强。
================================================================================
图片5.jpg
2010125日,海地太子港,一名海地难民因扰乱领取救灾物品秩序被维和警察逮捕。

同样是冲突的画面,海地冲突这一副就要优秀得多。摄影中常用的一句话是“视角决定成败”,如果此图不是采用如此低得视角将会是一张非常平淡的事件记录图片。超广角镜头、极近的距离、极低的视角,使画面中人物的肢体语言得到最大强化,比例极度夸张。倒三角型不安定的构图线条更进一步强化了冲突的主题。无论从哪一方面这都是一副非常成功的新闻佳作。
-----------------------------------------------------
倒三角构图框线、倾斜的地平线,都有助于创造不安定和张力。
图片5-1.jpg
-----------------------------------------------------


[s:101]
================================================================================
图片4.jpg
2010年6月8日,英国伦敦,国家芭蕾舞团的舞蹈演员踩着“天鹅湖”中的舞步过人行道,这是英国国家芭蕾舞团为庆团60周年的“天鹅湖”巡演做宣传。
用重复的元素强化视感受
这又是一种新的强化主体和视觉感受的方式,相同性强的元素在同一画面上的重复可以强化影像的冲击力,同时加深画面的趣味感。
=====================================================================================
=====================================================================================

[ 本帖最后由 macg4 于 2011-8-15 22:27 编辑 ]



图片附件: 图片1.jpg (2011-8-15 21:49:20, 39.17 KB) / 下载次数 3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NTMxNXwyZDI0MThiYn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2.jpg (2011-8-15 21:58:44, 192.36 KB) / 下载次数 6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NTMyM3xiMmM2YWExN3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5.jpg (2011-8-15 22:07:23, 153.68 KB) / 下载次数 4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NTM2NHxlYzZhYmI5OH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5-1.jpg (2011-8-15 22:20:16, 106.4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NTM4MXwwZGJmZmQyMH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4.jpg (2011-8-15 22:26:40, 208.38 KB) / 下载次数 3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NTM5OHxjZjI2MDdmNH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4 23:17:32

本帖最后由 michen80 于 2015-2-11 04:11 编辑

第一部分:认识器材

1.照相机的基本原理——照相机的基本结构、种类、用途
2.照相机的操作——机身、镜头、承影介质(胶片、CCDCMOS)、取景器、聚焦控制装置、快门、光圈以及相关的控制系统。
===================================================================
摄影到底是什么?其实简单,就是利用可以记录影像的设备把我们见到的一切感兴趣的东西记录下来。是个需要具有一定操作技术,但更加仰仗修养、敏感、情商和智商的一种玩儿乐方式,俺是这样认为的。
欲善其事必先利器,这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合适的器材,二是得当地操作器材的方法。了解器材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以及干什么最好,是必须的。
-------------------------------------------------
照相机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不透光的盒子,加上一个可对进入其内的光线进行有效控制的**,正如下面第一张图片所显示的那样。虽然镜头系统、控制系统、复杂的电子功能以及多种多样的承影介质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图片6.jpg
**成像的原理
图片7.jpg
凸透镜的成像特点,中学物理的知识了
图片8.jpg
标准的单反相机光路
=============================================================
相机发展简史

1839
年法国人达盖尔运用了他的同胞尼埃普斯(Niepce)的显影概念,在基础的摄影化学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仅仅26年后,美国的南北战争成为第一场有影像记录的战争。

美国人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和他的伊斯门-柯达公司通过批量产品把摄影带给普通人,他们的批量生产始于19世纪90年代。

德国人利用其在光学设计以及机械制作方面的高质量的专长,把照相机推向了批量产品的市场,最早诞生的是各种大型技术相机。随着电影的诞生,20世纪20年代徕卡奠定了现代仍然通用的35mm规格。

20
世纪50年代,日本人把电子技术带入摄影领域并发扬光大,将摄影带入电子化、自动化、平民化阶段。

20
世纪70年代,美国人开发了军事用途的数字化影像介质。

20
世纪80年代末,日本人将数字影像介质实用化并推向民用市场。

在拍照成为手机必备功能的今天,照相机这项了不起的发明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起了传承历史、娱乐大众的责任。
图片9.jpg
上面这张图片汇集了种类繁多的照相器材,135是小型相机、120中画幅、4x5新闻机、发条式新闻电影机......
-----------------------------------------------------------------
10.jpg
上面依次为135规格的创立者Ur Leica;旁轴神话Leica M3;世界第一台具有反光镜的135相机Pantex;世界第一台具有自动聚焦功能的相机Minolta 7000;
柯达1975成功研发的“手持电子照相机”。以现在的审美观来看,它是丑陋与笨拙的。它的操作非常“原始”,相机通过拥有10,000 像素(按100 x 100的阵列排列)的CCD拍摄影像,记录一张黑白影像需要23秒之久;完美的现代数码相机Nikon D3x。
-----------------------------------------------------------------
相机的构成
1机身不透光的盒子
2镜头光学玻璃组,聚集光束并在承影介质上形成清晰可辨的影像;  

3承影介质传统相机是胶片,现代数字影像介质为CCDMOCS
4取景器取景器的主要功能是把将要记录在胶片上的影像范围近似地显示出来,以确定画面裁切范围,经营
构图。传统相机为光学结构,数字相机为光学或光学电子影像混合;
5聚焦控制装置——位于镜头或机身上,用焦点来处理画面效果是创作的重要手段;
6快门及按钮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时间长短的机械或电子装置及其释放装置;
7光圈控制到达胶片的光量(照射强度)。
图片10.jpg



===============================================================================
照相机上最重要的附件——镜头

Leica创立了现代小型相机的标准化,数学家高斯(Gauss)和光学巨人卡尔蔡司(Carl Zeiss )则奠定了镜头光学系统。
1817
年高斯设计出了22组的高斯型结构,大大改善了早期单片透镜产生的多种相差。随后的50多年时间中先后诞生了双高斯改正型高斯等结构。光学巨人卡尔蔡司将数学研究领的成果成功地运用在光学结构设计上目前依然在使用的光学结构中由卡尔蔡司创制的超过50%,著明的光学结构成为了一系列传奇般的名字,如:Planar Sonnar BiogonDistagon等等。
图片1.png
首次采用双镜片制成的光学系统——高斯。
而对称型的双高斯结构
对早期的相差进行了部分修正。
--------------------------------------------

图片2.png
复杂型双高斯
--------------------------------------------
图片3.png
改正型双高斯,是目前几乎所有相机的标准镜所采用的光学结构。
----------------------------------------------------------


相差是由于光学结构设计、材料特性、装配质量的固有缺陷使成像与原物形状产生差异。完美光学结构并不存在,只能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修正。
初级像差又分为五种,分别为:球面像差、彗形像差、像散、像场弯曲和畸变(枕形、桶形)五种。由于光学材料的散射特性而产生的分色像差简称色差。
像差综合控制最好的是标准镜,彗形像差、像场弯曲和畸变(桶形)多出现在广角镜头上。色差、像散和畸变(枕形)多发生于长焦距镜头上。
图片11.jpg

了解相差的意义在于如何扬长避短地运用好手中的器材,广角、中焦距、长焦距镜头各自擅长什么样的场景和题材。在某些规格上相差是必然存在的,如20mm焦距以下的超广角,桶形畸变和彗形像差都是不能完全消除的。亲民价格的长焦镜尤其是变焦长焦镜,色散和枕形相差是必然存在的。
大变焦比镜头(如18-200)因为要兼顾超广角及长焦,光学的设计难度、加工难度都大大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依然是廉价挂机标准套装,一定是一只烂得不能再烂得镜头。
小如纽扣般的镜头,多见于各类便携卡片机上。这类镜头镜片极其微小,我们可以去从材料特性以及制造工艺角度考虑它时什么水平。
所以从镜头的规格、价格、标称技术指标都能看出镜头的实际成像效果在那个水平上。
对比观察上面像差的图例可以基本得出如下结论,广角及小DC应避免在画面中出现极亮的光点,避免彗差;避免出现垂直线条,减少桶形像差。一般长焦镜和入门级单反配合使用时避免强反差,减少色散现象出现几率。
               
               
[ 本帖最后由 macg4 于 2011-8-16 22:41 编辑 ]

SO娱乐城|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SO.CC

图片附件: 图片6.jpg (2011-8-15 22:37:53, 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NTQxOXw0YmJjZTBiOX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7.jpg (2011-8-15 22:37:53, 13.7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NTQyMHw5NzdmODJiMH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8.jpg (2011-8-15 22:37:53, 15.9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NTQyMXw3ZTdiMjYwN3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9.jpg (2011-8-15 22:43:10, 174 KB) / 下载次数 1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NTQzMHxmN2ZiYmExNn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10.jpg (2011-8-15 22:54:05, 114.96 KB) / 下载次数 4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NTQ1N3xhZDZiZmVlYX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10.jpg (2011-8-16 21:51:28, 44.3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NjkxNHw4MTg4Y2QwY3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1.png (2011-8-16 22:08:27, 41.5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NjkzN3xmMmQ3OThjM3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2.png (2011-8-16 22:11:22, 32.9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Njk0MXxmZDNlZWRiNn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3.png (2011-8-16 22:11:22, 31.2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Njk0MnwzOTk4NDA4ZX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11.jpg (2011-8-16 22:23:09, 68.4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Njk1NHwzZDk3ZWViNn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4 23:17:52

本帖最后由 michen80 于 2015-2-11 04:11 编辑

经常听到有人问拿着“长枪短炮”的摄影者:“你这镜头能照多远?”那么回答一定是“无限远”。其实发问者想知道的是远处的景物在照片上看起来有多大。
成像角度是镜头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如图所示镜头视角随着焦距值的增加而缩小。焦点距离、镜片曲度、焦物距、角像距都是中学物理知识,再次就不展开讲了。结合下面的图示可以较清晰地理解成像角度、被摄体距离(摄距)与焦距的关系。
图片11.png

图片12.jpg
==============================================================================================
图片13.jpg
论坛无法传大图片是个问题,只能极度压缩:(
上面这张图揭示了广角、标准镜、中焦距、长焦距等镜头在拍摄距离不变镜头焦距改变(横向)和镜头焦距不变拍摄距离改变两条坐标上对最终影像效果的影响。
有什么用?我们需要观察被摄主体和环境、北京之间透视、比例、视觉感受的变化,对我们拍摄的指导意义就在于此。
拍摄距离不变镜头焦距改变——随着镜头自广角到中长焦的改变,我们可以发现被摄主体与环境的相对关系和比例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只是视角宽度。
镜头焦距不变拍摄距离改变——随着拍摄距离的改变,被摄主体与背景的相对关系、比例等都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
摄影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通过拍摄位置、被摄主体与背景的位置、镜头视角的改变来的到最佳拍摄效果。
实际应用例子:我们经常会有人拍摄到此一游式的纪念照,但是常常发生景大人小或景小人大的问题,看上去总是不那么舒服。通过上面例图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先确定拍摄景物的最佳构图。然后指挥人前后的移动找到最佳位置,得到一个相对的平衡。
===================================================================================

===================================================================================
光圈——重要控制装置

光圈的作用有两个,控制通过镜头的光强和景深范围。
ap.jpg

光圈值是**成像原理的光学理论化,光线的传递特性决定了光线会在传递过程中衰减、在通过遮挡物时也会衰减。光圈的存在是为了人为地精确地控制这个衰减。我们在物理课做**成像实验时发现虚像的亮度、清晰程度与**的大小变化紧密相关,孔越大像越亮,但清晰度也极具下降。
好了,这个特性是在摄影中派大用场的。
光圈值怎么得来的呢?光圈值=焦距与镜头最大通光孔径之比,如镜头焦距为
50mm,最大通光孔径为36mm,则此镜的最大光圈值为F1.4,这是理论值以F表示。电影镜头工业标准要求要严格的多,还有对床传递介质——镜片的实际阻光率进行计算,以得出实际通光值,以T来表示。现代镜头制造工业标准以√2为级差倍率标准,2级光孔进光量相差1倍。如F2F1.4进光亮少1倍。

1.通过调整光圈达到控制感光介质的曝光强度。

图片12.png
这张图片是在快门时间不变条件下调整光圈得来的不同影像,前后两张图曝光量相差2倍。曝光问题在此不展开,下面详细说。
2.通过光圈的调整控制景深
景深,指特在一定光圈值下的清晰范围。景深是摄影创作中的重要手法,通过控制纵深方向的清晰范围来突出主体、提高画面整体清晰范围等。
注意观察下面的图,从左上的F1.2(全开)到右下的F16(最小值)清晰范围越来越大。
图片14.jpg
===================================================================================
在看下面的图,光圈控制景深的原理就是上面提到的**成像理论。
影像为什么模糊?假设我们要拍摄的实际物是一个概念化的点,它在传递过程中自对焦点两侧、焦平面两侧都是弥散的,我们把这个叫做弥散圈。影像模糊了,证明弥散圈达到我们无法分辨实际物的细节的程度。
图片16.jpg
-----------------------------------------------------------------------------------
下面这张图需要对比看上下两张,所有条件均为理论条件。
上面这张依然是光路原理图,光圈为全开状态。注意看最右侧绿点,设它的大小为我们可清晰看清物象细节的粒子。
下面这张图收缩了光圈,我们可以看到光路图中弥散圈的直径被压缩了。清晰范围远远扩大了。
图片15.jpg
-----------------------------------------------------------------------------------


下面这张图是收缩光圈带来的景深变化,配合焦点的调整,可以精确地控制整个画面的清晰范围。
上面提到的弥散圈理论上是前后基本一致的,但因为近大远小的空间比例关系,后景深是大于前景深的。
sl.jpg
-----------------------------------------------------------------------------------
下面这张图是Leica M 90mm F2 ASPH镜头的景深对照表。纵坐标是镜头调焦环标称距离,横坐标为实际景深范围,暗红色线段是对应焦点的景深范围指示。
我们看到F11与F16(Aperture 11、16)焦点在7m时的对比,可以看出后景深远大于前景深。
Apo-Summicron-M 90 mm ASPH.jpg
------------------------------------------------------------------------------------
图片17.jpg
图片18.jpg
拍摄此图时焦点并未在女孩儿身上,而是在其后方约40-50cm的地方。当时的镜头为50,天气虽然有霾但整体的亮度依然是很高的,所以即使将快门速度提高光圈依然是F3.5-4.无法达到我想要的虚化纵深。当时女孩距离我大约2m,在镜头景深尺上算得清晰范围约在1.5m-2.5m。我的操作是将调焦环调整到约1.5m,景深尺上的范围约为1m-2.1m。这样后景深缩短了。
=====================================================================

=====================================================================
快门——控制曝光时间长度的重要部件
快门正确叫法为光门,因为除了1/8000甚至更快的快门,还有低至1秒甚至数分钟的慢门。
快门从形式上区分有镜间、焦平面两大类,从结构上则种类更多。不同的结构、形式各有优缺点。快门的主要作用是与光圈配合,达到控制曝光的作用。上世纪50年代后照相器材制造行业统一了工业标准,将快门的分级规定为B、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等,相邻的两级数值间曝光量相差一倍,与光圈、感光介质的光敏度、光强测量计(测光表)级差完全统一起来,大大方便了相机的操控。
快门的应用又分为两种——凝固快速动作(高速)、创造流动感(慢速),灵活运用可以大大丰富创作手段。
======================================================================================
镜间快门
著名的哈苏、禄来,大型相机(45、57、810等)以及一些早期的旁轴相机采用镜间快门。快门位于镜头的光路中,通常与光圈整合在一起,通过叶片开启的动作完成拍摄。镜间快门的致命弱点是由于材料强度的限制最高快门速度只能达到1/500sec,且由于有启闭过程,造成中央和边角的光照程度存在差异,形成“暗角”。但现在流行的摄影中“暗角”正在成为一种时尚,这源于它给画面带来的一种幽深神秘的感觉。LOMO摄影兴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暗角”非常夸张。
目前在小DC上使用比较广泛。
图片1.png
======================================================================

==========================================================================
纵走式钢片快门与横走式快门(韧性金属或高强度织物)
纵走式钢片快门是目前的主流,基本所有数码相机全部采用。由于纵向运动距离只有24mm+,所以纵走式快门的最高快门速度可以做到很高,在胶片机阶段就已经达到1/12000sec(Minolta α9)。与之相比,横走式帘幕快门的速度远远无法达到,目前横走式快门已经基本淘汰(Leica MP还在使用)。
图片2.png
----------------------------------
图片3 拷贝.jpg
=============================================================================
再见,晚上到地方再继续!祝大家周末愉快!!!

[ 本帖最后由 macg4 于 2011-8-19 17:41 编辑 ]

SO娱乐城|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SO.CC

图片附件: 图片11.png (2011-8-16 22:52:38, 77.8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Njk4MnwwMDk3MGQxOX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12.jpg (2011-8-16 22:54:16, 37.9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Njk4NHxlMjc4NjBmOX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13.jpg (2011-8-16 22:55:51, 281.98 KB) / 下载次数 18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Njk4NnwzOTcwN2M2NX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ap.jpg (2011-8-17 22:49:29, 28.5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ODI2MXxhMDQ2Nzk5Y3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12.png (2011-8-17 23:00:38, 133.0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ODI2N3xiOWM4Yzc2Y3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14.jpg (2011-8-17 23:06:14, 47.53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ODI3MnwyMDlhN2I4OX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16.jpg (2011-8-17 23:15:39, 24.6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ODI3NXw2MWU0NjRhZH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15.jpg (2011-8-17 23:24:13, 29.1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ODI4OXw5MDQ3YzEwM3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sl.jpg (2011-8-17 23:31:25, 131.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ODM0MHxkMWZkZDgwMH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Apo-Summicron-M 90 mm ASPH.jpg (2011-8-17 23:39:08, 104.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ODM1OXxjNDA5YjM1NH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17.jpg (2011-8-17 23:51:49, 57.13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ODM3M3xmY2IyMzYwMn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18.jpg (2011-8-18 00:03:21, 91.1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ODQwMnxiMTczNzY2MH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19.jpg (2011-8-18 00:05:06, 144.68 KB) / 下载次数 1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ODQwM3wyZGM5MGZjYX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1.png (2011-8-19 17:23:19, 95.5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3MDY3OHwwNWI0NjAyOH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2.png (2011-8-19 17:39:34, 86.5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3MDcwNHxiYjI1OTFhM3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图片3 拷贝.jpg (2011-8-19 17:39:34, 43.5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3MDcwNXxhNDgzMjkxN3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4 23:18:27

本帖最后由 michen80 于 2015-2-11 04:11 编辑

二、曝光的控制
1.承影介质的特性曲线
2.什么是完美的曝光?
3.利用机内测光表进行曝光控制
4.便携式DC的曝光技巧
===================================================================

1.传统承影介质——氰版、湿版、干版、胶片,简单说就是利用光与化学反应来记录影像的介质。
2.CCD——CCD,电荷耦合元件,也称为CCD图像传感器。CC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能够把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CCD
上植入的微小光敏物质称作像素(Pixel)。一块CCD上包含的像素数越多,其提供的画面分辨率也就越高。CCD的作用就像胶片一样,但它是把图像像素转换成数字信号。CCD上有许多排列整齐的电容,能感应光线,并将影像转变成数字信号。
3.CMOS——CMOS数码影像感光元件,与CCD相比尤其是其低成本特性,使它适合片幅规格较大的单反数码相机。它将纯粹逻辑运算的功能转变成接收外界光线后转化为电能,再透过芯片上的-数转换器(ADC)将获得的影像讯号转变为数字信号输出。
CCD是集成在半导体单晶材料上,而CMOS是集成在被称做金属氧化物的半导体材料上,因为CMOS结构相对简单,与现有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工艺相同,从而生产成本可以降低。从原理上,CMOS的信号是以点为单位的电荷信号,而CCD是以行为单位的电流信号,前者更为敏感,速度也更快,更为省电。现在高级的CMOS并不比一般CCD差,普通的CMOS一般分辨率低而成像较差(多用于小DC)。

=================================================================
b6045da9d18358bc1f17a243.jpg


=================================================================
下面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曝光控制
在自然界中光线在一天之中经历了由弱到强再到弱的变化,生活中的各个环境中也充满了各种光线,光线造就了我们可视化的环境。


无论是在何种光线照射下,物体由于自身反光率与反射波长的不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视觉亮度和色彩。自然环境中最亮与最暗亮度值的域相差万倍,而目前人类所研发的各类承影介质所能涵盖的亮度域仅仅为近千倍。


因此,在我们再现某些场景时,曝光的亮度范围取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种取舍就是曝光控制,曝光控制通过承影介质感光度、光圈、快门以及其他辅助技术手段(镜片等)来完成。
在继续下面的内容之前,大家一定要明白曝光控制要两个手段:1、光圈,收缩或开大控制得是进光强度,相邻两级光圈之间进光亮差一倍;2、快门,以1秒为基准单位的倍率分割,控制的是曝光时间长度,相邻两级快门的曝光时间相差一倍。
光圈或快门来控制曝光存在互易关系,见下面哈苏控制环图。其中1/2+f22、1/4+f16、1/8+f11、1/15+f8、1/30+f5.6等曝光总量是完全一致的。这里引出一个新的概念“EV值”,后面再行展开叙述。
不同快门和光圈的组合的实际意义就是,在我们针对不同的拍摄主题时要从下面的两个实际考虑去操作,是突出景深效果还是要凝固动体。
只有这样,拍摄活动才真正地带有了创作/创造的意味。
hass.jpg
明确了这个,才能进入下面的内容,什么是曝光?什么是完美的曝光?
=========================================================================
重要内容
想在摄影方面有些追求的朋友,在开始了解曝光技术的基本内容的时候,最好自己做如下训练:将相机的拍摄模式改为手动,就是“M”模式,利用取景器显示的曝光标尺数值进行上下3级的曝光。如一个场景实测值为1/125 F5.6,那么以此为标准值进行加减式曝光,改变光圈值和改变快门值各一组:
此端减少------1/1000 F5.6 ,1/500 F5.6 , 1/250 F5.6 , 1/125 F5.6 , 1/60 F5.6 , 1/30 F5.6 , 1/15 F5.6+++++此端增加
此端减少------1/125 F16 , 1/125 F11 , 1/125 F8 ,1/125 F5.6 , 1/125 F4 , 1/125 F2.8 , 1/125 F2+++++此端增加
然后观察在相同的光照情况下不同曝光带来的不同效果,效果包括色彩、气氛、影调、景深(清晰范围)四个方面。另外就是实际地把握感光介质的性能指标,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究竟代表什么,给最终画面效果带来什么影响。
下面是取景器的示意图:
qq2.jpg
=========================================================================================
qq1.jpg 综合上面的描述,曝光实际就是承影介质累积接受光线的量,有两个坐标轴,分别为时间长度(快门控制)、照射强度(光圈控制)。
由此在胶片上产生累积密度,在数字媒介上产生电荷累积,完成一个画面的记录。
感光介质的性能就是感光介质接受光线的能力,这包括:光敏性、感色性、分辨率、宽容度,当然还有很多,与摄影最终效果相关的就上述几种。这其中最重要的性能是宽容度,也就是容错能力。下面这张图是感光介质的特性曲线,怎么去解读和理解它,见下面的说明。
左侧的低位坐标被称为趾部,代表接受光线照射最少的区域,对应的是实际景物中的极暗或极黑的部分的亮度。还原成影像的特点是无质感无细节,分辨力很低,显色性不明显。在胶片上为基本无密度区,还原为照片时近乎黑色。在数字介质上反映为无电荷,充满大量‘背景噪声’,图片上显示为粗糙的伪色点子。
右侧的高位坐标被称为肩部,代表接受光线照射最多的区域,所对应的实际景物是极亮的区域,如太阳、带有镀层的金属表面反光、粼粼的水波、强光照射下的白色墙面等。还原成影像的特征同样是无质感无细节,分辨力、色彩倾向低下。在胶片上此区域为密度极高区,全部的银盐都已被光线激活。在数字介质上被称作高光溢出,在JPEG格式下观察时,R、G、B所有通道值均为255。
随着曝光强度和时间的累积此曲线会急剧上升,感色性、分辨力、细节质感都呈明显好转。
很显然趾部和肩部都不是记录影像的最佳区域,最佳区域仅为两条红色竖线之间的坐标区间,此区间大约相当于9级亮度,也可以说是九级光圈或9级快门速度。如果我们认真地做了上面所说的曝光练习和对比分析就可发现,实际最佳的影像记录区只有中间的大约5级,在特性曲线上被称为直线部。
曝光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我们画面上的主体控制在这5级之中,创造性地主动地利用光线、光圈、快门再现或创造场景,就是高级的摄影追求(技术层面)。
11-2.jpg
请大家对应观察特性曲线下方的影调阶示意图,并加以理解,为我们后面的曝光控制内容打个基础。
===============================================================================
下面的两张图分别为胶片感光特性截面和数码介质的特性。
dd-02.jpg
胶片——银盐的堆积

数码介质——不同的亮度影调所形成的电荷曲线
[ 本帖最后由 macg4 于 2011-8-26 23:22 编辑 ]

SO娱乐城|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SO.CC

图片附件: b6045da9d18358bc1f17a243.jpg (2011-8-22 14:06:58, 19.2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3NDc0NXxjMzBhYmM0Y3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hass.jpg (2011-8-22 14:49:32, 23.7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3NDgxMXw1OWQwMjkxYX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qq2.jpg (2011-8-26 21:58:38, 33.6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4MDc1MHwzYzIxMDQzNH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qq1.jpg (2011-8-26 21:58:38, 36.9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4MDc1MXxkMGVkMmNiNX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11-2.jpg (2011-8-26 22:59:53, 23.1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4MDkyMnwxMzIxYWNhYn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dd-02.jpg (2011-8-26 23:22:44, 73.3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4MDk1NHwzNDQyM2I5OH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图片附件: dd-01.jpg (2011-8-26 23:22:44, 68.8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4MDk1NXxlMzI5Nzk4OH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4 23:18:46

本帖最后由 michen80 于 2015-2-11 04:11 编辑

三、有关光线
1.光的基本特性
2.人造光与现场光(自然光)
3.光与反差的关系
4.闪光灯的应用(单反机与小DC
               
               
[ 本帖最后由 macg4 于 2011-8-16 22:42 编辑 ]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4 23:19:01

四、颜色的概念


1.什么是色温
2.承影介质如何再现颜色
3.控制颜色
               
               

[ 本帖最后由 macg4 于 2011-8-16 22:42 编辑 ]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4 23:19:13

五、摄影的构图法则


1.构成一幅作品的要素
2.构图的法则——突出主题及主题
方法:布局、比例关系、色彩、框架、光线、线条、重复、人物或物体的动态

[ 本帖最后由 macg4 于 2011-8-16 22:42 编辑 ]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4 23:19:22

占楼。。。。。。。。。。。。。。。。。。。。。。。。。。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4 23:19:30

占楼。。。。。。。。。。。。。。。。。。。。。。。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4 23:19:43

占楼。。。。。。。。。。。。。。。。。。。。
作者: Heiniu8_1985    时间: 2011-8-14 23:21:55

占个楼睡觉去[s:101]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4 23:49:00

原帖由 Heiniu8_1985 于 2011-8-14 23:21 发表
占个楼睡觉去[s:101]



明日再续[s:101]
作者: 睡觉    时间: 2011-8-14 23:54:54

这个等全发完要给个重量级精华!!!
作者: yymoscow    时间: 2011-8-15 03:18:06

董哥有没有出摄影类的书籍啊,俺想学习[s:98]
作者: 睡觉    时间: 2011-8-15 09:42:36

原帖由 yymoscow 于 2011-8-15 03:18 发表
董哥有没有出摄影类的书籍啊,俺想学习[s:98]


这也算个单行本了可以,呵呵
作者: ericwong    时间: 2011-8-15 09:48:34

jishu技术使用贴是一定要顶的
作者: 检查睡版工作    时间: 2011-8-15 10:42:31

[s:95] 技术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 wowboy3    时间: 2011-8-15 20:09:46

期待学习..咱需要这种营养品.
作者: tinachang    时间: 2011-8-15 21:29:31

先收藏,再学习......................[s:101] [s:101] [s:92] :@ :@
作者: 神经病院越狱者    时间: 2011-8-15 23:25:20

顶我们娘家人![s:94]
作者: 神经病院越狱者    时间: 2011-8-15 23:28:07

楼上的楼上的楼上的光顶不给钱合适么?!人家这么辛苦!:a38
作者: 神经病院越狱者    时间: 2011-8-15 23:31:34

占坑儿~~~~~~~~~~~~~~~~:D
作者: snowwear    时间: 2011-8-15 23:43:26

董兄不光会料理熊掌,还成了熊的娘家人,佩服佩服:D :D
作者: snowwear    时间: 2011-8-15 23:44:15

原帖由 La-H 于 2011-8-15 23:31 发表
占坑儿~~~~~~~~~~~~~~~~:D

小熊猫到哪儿都要找坑:a21 :a21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5 23:53:46

原帖由 snowwear 于 2011-8-15 23:43 发表
董兄不光会料理熊掌,还成了熊的娘家人,佩服佩服:D :D



国宝需要保护,北极熊的皮可以拿来装饰,不矛盾[s:101]
作者: yymoscow    时间: 2011-8-16 00:49:41

第一节课咋这么快就下课了?不过瘾,占位置明天再来听董哥讲课[s:101]
作者: ytdyc    时间: 2011-8-16 07:44:09

谢谢分享。先收藏,慢慢学习[s:91]
作者: The Coon    时间: 2011-8-16 08:05:54

好专业!顶贴....
作者: magicbbz    时间: 2011-8-16 09:29:58

高手,膜拜~~~~~~
作者: 小讨厌    时间: 2011-8-16 11:19:48

学习了,米就不给了,哇哈哈1!!
作者: stanleyson    时间: 2011-8-16 12:17:43

爱表的人,通常都爱相机、汽车这些机械货:L :L :L
作者: lt200156048    时间: 2011-8-16 15:54:41

终于等到大师开课了……[s:92]
作者: fkltsaelt    时间: 2011-8-16 20:10:07

收藏
作者: PP5013    时间: 2011-8-16 20:42:36

搬凳子来学习,我受益:L
作者: adamtwinsen    时间: 2011-8-16 20:57:17

我该买器材了,先从莱卡傻瓜机入手
作者: tinachang    时间: 2011-8-16 21:12:14

等下一课.....................................:D :D
作者: 睡觉    时间: 2011-8-17 01:01:20

原帖由 adamtwinsen 于 2011-8-16 20:57 发表
我该买器材了,先从莱卡傻瓜机入手


你小子发奖金了么。。。。

你要是看完就得这个结论,那董哥要气死了,哈哈哈

好久不见了,忙什么呢最近?
作者: yymoscow    时间: 2011-8-17 02:45:01

上课的各位同学赶紧把学费交一下啊,别总扒窗台儿偷听[s:101]
作者: Mr C    时间: 2011-8-17 07:23:26

谢谢董哥!!!!要求多说些心得,经历,喜欢的题材。。[s:101]
作者: Heiniu8_1985    时间: 2011-8-17 07:35:00

每日读一读;P ;P
作者: tywbr    时间: 2011-8-17 10:42:11

好贴,这个一定要顶。[s:92] [s:101]
作者: shenyue0824    时间: 2011-8-17 21:43:47

专业的,现在ipad上下载了个什么摄影宝典,随便翻翻,水平特臭了
作者: yymoscow    时间: 2011-8-18 02:56:56

董哥,今天课上完,再次受教了,有个不解之处,烦请董哥给解释解释
拿那个女警的图来说,你距离她两米,对焦在女孩后面50厘米处,这个后方是指的离你一米五的地方是么?那么这个时候等于是把女孩的清晰度降低,让她前面的人清晰度更低,我这么理解对么?
另外这个灰红色的效果是怎么来的,后期加工还是使用什么特别器材或效果达成的?很喜欢这个调调,感觉和你上次给看的那个小女孩的效果很接近,很想知道怎么拍出来的
作者: candeyige    时间: 2011-8-18 05:56:15

太有用了, mark先
作者: Mr C    时间: 2011-8-18 06:48:08

2楼编辑的图,那女孩的背影...真好看
作者: Mr C    时间: 2011-8-18 06:49:01

原帖由 yymoscow 于 2011-8-18 02:56 发表
董哥,今天课上完,再次受教了,有个不解之处,烦请董哥给解释解释
拿那个女警的图来说,你距离她两米,对焦在女孩后面50厘米处,这个后方是指的离你一米五的地方是么?那么这个时候等于是把女孩的清晰度降低,让她 ...

后期,一个我调不出来的后期[s:98][s:98][s:98]:(:(:(
我很喜欢这个色调

[ 本帖最后由 Mr C 于 2011-8-18 06:50 编辑 ]
作者: 睡觉    时间: 2011-8-18 10:16:50

原帖由 yymoscow 于 2011-8-18 02:56 发表
董哥,今天课上完,再次受教了,有个不解之处,烦请董哥给解释解释
拿那个女警的图来说,你距离她两米,对焦在女孩后面50厘米处,这个后方是指的离你一米五的地方是么?那么这个时候等于是把女孩的清晰度降低,让她 ...


我试着回答一下,董哥回头评判下,呵呵
我觉得是把焦点放在了女孩背后,跟您理解的差不多,女孩的清晰度并没有降低,因为她在景深范围内,而是利用焦点“提前”而达到虚化女孩前面的人的目的,也就是把背景尽可能更多的虚化掉。
董哥说他只能用3.5-4的光圈,所以如果焦点正好在女孩后背上的话,她前面的大概50cm左右内也还是焦点景深范围内,虚化就不够了。

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呵呵
作者: 检查睡版工作    时间: 2011-8-18 11:04:47

原帖由 睡觉 于 2011-8-18 10:16 发表


我试着回答一下,董哥回头评判下,呵呵
我觉得是把焦点放在了女孩背后,跟您理解的差不多,女孩的清晰度并没有降低,因为她在景深范围内,而是利用焦点“提前”而达到虚化女孩前面的人的目的,也就是把背景尽可 ...


这个我要去实验一下~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8 11:12:32

原帖由 yymoscow 于 2011-8-18 02:56 发表
董哥,今天课上完,再次受教了,有个不解之处,烦请董哥给解释解释
拿那个女警的图来说,你距离她两米,对焦在女孩后面50厘米处,这个后方是指的离你一米五的地方是么?那么这个时候等于是把女孩的清晰度降低,让她 ...



说的完全正确,控制景深段以及前景三个人的相对位置见下图。实际就是拍摄过程中多试的结果。

色彩是在后期调整的时候在Lightroom的色彩空间中做的,不同的色彩通道单独进行调整,达到自己想要的颜色。

这个女孩儿才17岁,是RAF青年训练营的成员,是英国皇家空军的一个传统常设机构。

我拍的这个活动是AIR TATTOO航空节,在伦敦郊外的Fairford基地离牛津不远,非常值得去。每逢双年的7月举行。

jingshen1.jpg

图片附件: jingshen1.jpg (2011-8-18 11:12:32, 52.0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ODc1OXxkYzhhYTQ4Y3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8 11:18:49

再附送一张,这个女孩儿很吸引人的。具有一种英国式的性感[s:101]既然有感觉,就把色调调整得暧昧一些,怀旧一些。

所以拍摄只完成了一半的任务,无论是在胶片上还是在数码上。我看到过安塞尔亚当斯的底片,虽然拍摄技术把底片密度等控制的堪称完美,但是直接拿来印象依然不会那么完美。实际上PS的软件构建,在很大程度上是套用了胶片感色和色域的空间理论。

london-065.jpg

图片附件: london-065.jpg (2011-8-18 11:18:49, 155.85 KB) / 下载次数 1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ODc2Mnw3YTI0ZmU4NH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8 11:21:17

这是她的同学们,英国等传统的欧洲国家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传统让人羡慕和留恋。不为别的,只因咱们没有[s:98]


london-063.jpg

图片附件: london-063.jpg (2011-8-18 11:21:17, 144.56 KB) / 下载次数 1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ODc2M3xjMmVmNDU1ZX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作者: Mr C    时间: 2011-8-18 11:29:14

原帖由 macg4 于 2011-8-18 11:21 发表
这是她的同学们,英国等传统的欧洲国家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传统让人羡慕和留恋。不为别的,只因咱们没有[s:98]


1168763

那个柔,那个色...真漂亮
作者: 检查睡版工作    时间: 2011-8-18 11:31:06

再学习一下这个色调!!:@
我好喜欢啊[s:98]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8 11:32:06

美国佬儿对他曾经的老大哥还是挺好的,2010年的AIR TATTOO派了两架F22助阵,每天表演2场,很过瘾。


全加力起飞很火爆,每天的保留项目——短距滑跑300左右拉起,再保持20左右的高度掠地飞行1000m左右,而后利用推力矢量进行垂直爬升。

london-060.jpg

图片附件: london-060.jpg (2011-8-18 11:32:06, 106.24 KB) / 下载次数 2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2ODc3NHxhZjY0ZDUyNH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8 11:34:47

原帖由 Mr C 于 2011-8-18 11:29 发表

那个柔,那个色...真漂亮



是啊,在她身上俺看到了“那一低头的温柔”,纯英式英语从她嘴里说出来,好听[s:100][s:101][s:100]
作者: Mr C    时间: 2011-8-18 11:35:01

原帖由 macg4 于 2011-8-18 11:32 发表
美国佬儿对他曾经的老大哥还是挺好的,2010年的AIR TATTOO派了两架F22助阵,每天表演2场,很过瘾。


全加力起飞很火爆,每天的保留项目——短距滑跑300左右拉起,再保持20左右的高度掠地飞行1000m左右,而后利用 ...

这个没有上两张有感觉.[s:100]
作者: Mr C    时间: 2011-8-18 11:37:12

原帖由 macg4 于 2011-8-18 11:34 发表



是啊,在她身上俺看到了“那一低头的温柔”,纯英式英语从她嘴里说出来,好听[s:100][s:101][s:100]

我说您的图的感觉,您说女孩:(:(
话说纯英式英语确实好听,但我听不来.不只是口音问题还有他们的用词.我是被好莱坞荼毒的童子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8 11:44:40

原帖由 检查睡版工作 于 2011-8-18 11:31 发表
再学习一下这个色调!!:@
我好喜欢啊[s:98]


检查睡觉的工作,不做出来不许睡觉:(:'([s:101]



一到英国就把自己调整到淡淡的忧伤的感觉,但是却很惬意:(:'([s:101]


这话够贱够小资吧?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8 11:45:52

原帖由 Mr C 于 2011-8-18 11:35 发表

这个没有上两张有感觉.[s:100]



你就对姑娘有感觉,对鸡鸡没感觉:(:'([s:101]
作者: Mr C    时间: 2011-8-18 11:49:21

原帖由 macg4 于 2011-8-18 11:45 发表



你就对姑娘有感觉,对鸡鸡没感觉:(:'([s:101]

我觉得可能因为背景和飞机的色差不多吧,不够突出.
我是比较喜欢那淡淡的英伦忧郁feel[s:101]
作者: 检查睡版工作    时间: 2011-8-18 11:54:33

原帖由 macg4 于 2011-8-18 11:44 发表


检查睡觉的工作,不做出来不许睡觉:(:'([s:101]



一到英国就把自己调整到淡淡的忧伤的感觉,但是却很惬意:(:'([s:101]


这话够贱够小资吧?



我会督促睡觉好好研究的~~:D [s:101]
一个星期只下7天雨的地方~~是挺忧伤的。。。:'(
恩,贱的还可以~~[s:100]
作者: 检查睡版工作    时间: 2011-8-18 11:55:15

原帖由 Mr C 于 2011-8-18 11:37 发表

我说您的图的感觉,您说女孩:(:(
话说纯英式英语确实好听,但我听不来.不只是口音问题还有他们的用词.我是被好莱坞荼毒的童子


英音确实好听。。。但是听惯了美音了。。。英音有时候会反应不过来。。。:( :(
作者: Mr C    时间: 2011-8-18 11:57:35

原帖由 检查睡版工作 于 2011-8-18 11:55 发表


英音确实好听。。。但是听惯了美音了。。。英音有时候会反应不过来。。。:( :(

+1..老美的影响力真犀利
作者: 检查睡版工作    时间: 2011-8-18 12:01:15

原帖由 Mr C 于 2011-8-18 11:57 发表

+1..老美的影响力真犀利


没有办法。。。电影的影响力更大啊。。。:( :( 还有那数不胜数没完没了一季又一季的美剧。。。:(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8 12:06:49

原帖由 检查睡版工作 于 2011-8-18 12:01 发表


没有办法。。。电影的影响力更大啊。。。:( :( 还有那数不胜数没完没了一季又一季的美剧。。。:(



《血与沙——斯巴达克斯》看着还是挺给力的,无聊的时候感官刺激一下。

但是欧洲文化界对美式文化还是挺排斥的,尤其电影行业。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风格斗很明显。没人象天朝这样,商业片烂到弱智,文艺片又习惯性装B。
作者: Mr C    时间: 2011-8-18 12:15:32

原帖由 macg4 于 2011-8-18 12:06 发表



《血与沙——斯巴达克斯》看着还是挺给力的,无聊的时候感官刺激一下。

但是欧洲文化界对美式文化还是挺排斥的,尤其电影行业。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风格斗很明显。没人象天朝这样,商业片烂 ...

新的排挤旧的,说你过时了.旧的排挤新的,说你太嫩了.[s:101]
作者: 检查睡版工作    时间: 2011-8-18 12:24:05

原帖由 macg4 于 2011-8-18 12:06 发表



《血与沙——斯巴达克斯》看着还是挺给力的,无聊的时候感官刺激一下。

但是欧洲文化界对美式文化还是挺排斥的,尤其电影行业。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风格斗很明显。没人象天朝这样,商业片烂 ...


《血与沙——斯巴达克斯》是那美剧吧?! 感觉有点儿血腥有点儿暴力就没看。。。而且美剧我一般喜欢快出完再看。。要不然追起来太累。。
法国的很多电影都很不错。吕克贝松。。OMG~~
英国电影喜欢那几个名著翻拍的~~国王的演讲也好~~[s:101]
天朝的太社会化了。。。文艺片神马的我到觉得台湾的还不错。
作者: 睡觉    时间: 2011-8-18 12:45:26

天朝的文艺片我们都看不到,看到的是正经的无病呻吟

欧美文化差异还是在底蕴和自信吧,还有信仰,这是我们最缺失的
作者: 睡觉    时间: 2011-8-18 12:45:55

原帖由 macg4 于 2011-8-18 11:44 发表


检查睡觉的工作,不做出来不许睡觉:(:'([s:101]



一到英国就把自己调整到淡淡的忧伤的感觉,但是却很惬意:(:'([s:101]


这话够贱够小资吧?


可以的很啊,哈哈

我。。。照着这个找补去
作者: james001er    时间: 2011-8-18 17:58:03

Mark一下:@ :@
作者: god21    时间: 2011-8-18 20:53:30

蜂鸟?》????[s:112]
作者: yymoscow    时间: 2011-8-19 04:46:34

今天又学习了,等下一节课[s:101]
作者: 睡觉    时间: 2011-8-19 10:20:19

董哥,4楼最后那个11光圈和16光圈的景深对比图,怎么看出来7m处的后景深大于前景深的。。。。我没弄明白。。。。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19 14:07:08

原帖由 睡觉 于 2011-8-19 10:20 发表
董哥,4楼最后那个11光圈和16光圈的景深对比图,怎么看出来7m处的后景深大于前景深的。。。。我没弄明白。。。。



看看这张图


75.jpg

图片附件: 75.jpg (2011-8-19 14:07:08, 18.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3MDM3NHw3ODFjOTg3M3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作者: yymoscow    时间: 2011-8-20 06:42:35

董哥又更新内容了,学习;P
作者: Mr C    时间: 2011-8-20 06:45:53

1/8000。。什么东西需要用到?好奇
作者: 睡觉    时间: 2011-8-20 07:52:29

原帖由 Mr C 于 2011-8-20 06:45 发表
1/8000。。什么东西需要用到?好奇


如果你想拍个日食之类的,或者阳光极为充足的作为背景的时候,只怕 1/8000还不够呢。。。
作者: Mr C    时间: 2011-8-20 07:53:43

原帖由 睡觉 于 2011-8-20 07:52 发表


如果你想拍个日食之类的,或者阳光极为充足的作为背景的时候,只怕 1/8000还不够呢。。。

哦。。我没有拍过这类,手上的小机也拍不到[s:101]
作者: 睡觉    时间: 2011-8-20 08:04:51

用一张完全不考虑构图曝光之类的没有技术含量的片子来简单解释下,啥情况下需要1/8000

这是下午1:37分的太阳,可算是最毒的时候了,没有云,纯粹压低曝光得来的。不过这个是1/2000秒光圈22,如果光圈稍微放的大一些,1/8000就都不够了

IMG_2963_调整大小.JPG

[ 本帖最后由 睡觉 于 2011-8-20 08:06 编辑 ]

图片附件: IMG_2963_调整大小.JPG (2011-8-20 08:04:51, 51.03 KB) / 下载次数 0
http://img.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3MTIyOHxlZDY2ODNjNHwxNzE5Mjk2ODEwfDB8MA%3D%3D


作者: Mr C    时间: 2011-8-20 08:09:22

原帖由 睡觉 于 2011-8-20 08:04 发表
用一张完全不考虑构图曝光之类的没有技术含量的片子来简单解释下,啥情况下需要1/8000

这是下午1:37分的太阳,可算是最毒的时候了,没有云,纯粹压低曝光得来的。不过这个是1/2000秒光圈22,如果光圈稍微放的大一 ...

不能用滤光镜么?
作者: 睡觉    时间: 2011-8-20 08:13:46

原帖由 Mr C 于 2011-8-20 08:09 发表

不能用滤光镜么?


可以啊,不过当时没带那么多,一片有时候不够吧,毕竟光圈极端和快门极端的时候,个人认为已经不那么准确了。。。
所以还是少用为好
作者: Mr C    时间: 2011-8-20 08:21:45

原帖由 睡觉 于 2011-8-20 08:13 发表


可以啊,不过当时没带那么多,一片有时候不够吧,毕竟光圈极端和快门极端的时候,个人认为已经不那么准确了。。。
所以还是少用为好

有点明白但还是需要实际动手尝试才能真正了解[s:90]
作者: 睡觉    时间: 2011-8-20 08:56:50

原帖由 Mr C 于 2011-8-20 08:21 发表

有点明白但还是需要实际动手尝试才能真正了解[s:90]


买单反吧!!!精神上支持你!
作者: Mr C    时间: 2011-8-20 08:59:38

原帖由 睡觉 于 2011-8-20 08:56 发表


买单反吧!!!精神上支持你!

金钱上支持比较好吧[s:101]
作者: 睡觉    时间: 2011-8-20 09:13:03

原帖由 Mr C 于 2011-8-20 08:59 发表

金钱上支持比较好吧[s:101]


这个就算了,你比我有钱,你支持我应该
作者: 检查睡版工作    时间: 2011-8-20 10:10:35

原帖由 睡觉 于 2011-8-20 08:56 发表


买单反吧!!!精神上支持你!


+1,精神上支持你精神上支持神童~~[s:101]
作者: tinachang    时间: 2011-8-21 21:06:44

再来聆听教诲[s:101] [s:101]
作者: macg4    时间: 2011-8-22 14:56:23

滤镜是摄影当中的高级进阶课程,即使是现在PS能够在相当的程度上替代部分镜片的功能。但是ND镜、偏振镜、CC镜依然是无法替代的。而且一些运用上的小技巧的叠加,更是PS后期无能为力的。后续慢慢展开[s:101]


下午去涿州,看看俺定的酒店网如何吧,好的话继续更新。曝光的技巧太重要,拍摄成功与否全在拍摄时候的两下小调整。
作者: appleweber    时间: 2011-8-22 17:28:41

谢谢董哥 受益良多阿:) :)
作者: 家在北平    时间: 2011-8-22 17:34:26

董哥的义务摄影教育真不错!
作者: 家在北平    时间: 2011-8-22 17:34:45

偷偷在这里长学问了.
作者: ipartment    时间: 2011-8-22 18:02:11

来学习
[s:91]
作者: yymoscow    时间: 2011-8-23 06:43:45

又学习了一篇,支持董哥[s:92] [s:92]
作者: kshiv777    时间: 2011-8-23 13:42:09

学习中,好像有点看不懂[s:98]
作者: Mr C    时间: 2011-8-25 15:59:18

继续学习
作者: yymoscow    时间: 2011-8-27 06:07:32

曝光这一节对俺有点难,让俺多看几遍消化消化[s:101]
作者: Mr C    时间: 2011-8-27 06:39:40

原帖由 yymoscow 于 2011-8-27 06:07 发表
曝光这一节对俺有点难,让俺多看几遍消化消化[s:101]

看不会明白,要多拍[s:101]
作者: Mr C    时间: 2011-8-27 06:52:49

一般你们拍摄有看荧幕上的曝光图?我没有开启过:'(
作者: yymoscow    时间: 2011-8-27 07:09:04

原帖由 Mr C 于 2011-8-27 06:39 发表

看不会明白,要多拍[s:101]

这两天忙的论坛都没时间上,哪有时间拍:a15
不过前几天陪国内来的朋友去了一个公园,又胡拍了一通,图片稍后给你看[s:95]




欢迎光临 爱表族论坛 (http://img.iwatch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