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表族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sword6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析名表店店员以貌取人的心理   [复制链接]

爱表资深人士

自定义头衔

Rank: 6Rank: 6

金币
4663
社区知名度
24
威望
1497
积分
11825
帖子
1006
精华
3
UID
1815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9 09:03:08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爱表族微信公众号
我也是才开始玩手表,一个普通的留学生而已,来论坛纯粹学习来的,打发无聊的海外课余时光。

发此贴的目的,一是为了交友,论坛里成功人士不少,经验颇丰。

                        二是为了讨论交流,看了很多帖子,都是在说现象,就是店员以貌取人,却没有深入探讨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hez

                        1.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2.表店老板是否有办法避免这种现象?

                        3.不以貌取人似乎会降低所谓的奢侈品的高消费形象,是否得不偿失? 怎样解决这个矛盾?

                        我觉得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爱表族里成功的商人太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与其在抱怨,不如大家探讨一下这些话题。

                        我涉猎的领域不多,大部分都浅尝辄止,仅ing从我自己的认知来阐述我自己的看法,希望有兴趣的表友跟我讨论。



1.现象的缘起。


我们举论坛里的例子http://www.iwatch365.com/thread-15939674-1-1.html  这个帖子也是我开此贴的直接诱惑。

我们国家的消费产业并不成熟,消费产业中,高档次消费品这一块市场,更是缺乏经验。我们不能从改革开放初期来算,真正消费潮是在90年之后,而

到今天为止,20年的经验几乎等于空白。

如果按照零售业的标准来说,把服务也算进产品来考虑,服务业又是中国目前最弱势的产业,这里不考虑宏观的服务业,就说高档消费品的前台服务业。

1)以貌取人是心理作怪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是一种心理压力的转移。或者具体到上面例子来说,重点是自卑感的转移。

上面例子里的店员,之所以对该贴作者服务采取冷淡的态度,一半自傲,一半自卑。 我分析了几十楼的抱怨和感受,发现大家都过分关注店员的自傲。

名品店的店员,本身处于雇员这一阶层,对于一家店甚至一个品牌来说,是没有重要影响的,并且大部分国内的店员,是低收入阶级。

可以说,亨德利80%的店员是消费不起店内比较名贵的手表的。 而我们传统的服务意识,又要求她们表现出所谓的主人翁的精神,我们一直在鼓励,自己的

员工热爱自己的企业,同样道理,鼓励自己的店员把零售店当做自己的店,这就促使她们产生了一种错觉,一种错误的比较朦胧的自我价值定位。

据个例子:不用说名表店,很多时尚服装店,甚至阿迪达斯,耐克这种店,大部分店员都有一种自己是老板的潜意识,甚至有‘店是自己开的,品牌是自己家

的’这种错觉。 我们不能笼统的说,狗眼看人低,他们被鼓励热爱这种品牌,或者是自豪感,投入感,导致这种现象发生。


而我不想把重点集中在自豪感上,我认为重点在自卑感上。

店员,特别是名品店的店员,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上,是矛盾的直接承载体。 他们消费不起自己销售的产品,却每天都浸染在这种环境中,接触与自己

收入差别巨大的人群,再加上几千年来中国封建文化的熏陶和年轻人社会经验的不足,导致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甚至比顾客还强烈。

而他们专业经验的缺乏,导致他们只能简单的从衣着是否光鲜上来判断消费对象是否可取。 这就使得,店员们有一种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就是从内心深处

就不希望穿着不好的的消费者来消费,是一种人类的原始抵触情绪,并不是人文化的。

在狒狒社会中,雄性成年狒狒在挑战王位失败后,往往有自觉担任国王的保护者的行为,也就是说,新的挑战者往往需要挑战先前的失败者才能继续挑战。

而名表店的店员,认为自己不能消费得起某些表,自然内心深处就抵触看似收入不如自己,品味不高的人群来消费这些奢侈品,她们会觉得很不舒服,心里

不好受,甚至有扭曲的表现。

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排斥源于自卑,而并不是自傲,人性如此。

2)店员甄选失策和专业知识欠缺

这个没有必要太费口舌, 我不知道为什么店员一定要选美一样, 特别是国内的零售业,这是很不科学的, 损失很多商机。

很多肤浅的零售商,认为选择帅哥美女,等于模特作用。

却不知道,人和孔雀不一样。孔雀会比美,最美的孔雀开屏,其它孔雀不亦乐乎。 一个帅哥店员站在面前,很容易让啤酒肚微显,有岁月痕迹的老板在女伴

前颜面扫地,这种压迫感,是很强烈的,因为来自最直接,最残酷的当面对比。也许碍于面子,老板会完成当此消费,但是绝对会有阴影,这种潜移默化的

感觉,是挥之不去的。高消费群体,自尊心比寻常人更强,很显然,压力购物不是明智选择,即使一掷千金,并不爽快,像是一种发泄。

模特可以用在广告上,也可以用假人来代替,没有必要让自己的店员衣冠楚楚,我说的衣冠楚楚相信大家都明白是个什么程度。


专业知识的匮乏,这个问题也比较老套,我们也不能要求每个店员都能慧眼识珠,一下子看出来是陀飞轮。 基本知识是该普及的,可惜的是,很多表店,

连这个都做不到。  而且很多时候,也不给店员机会去表现,甚至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这时候,主动还不如被动。

分析2个例子:

1) 一个30岁的成功人士,有能力消费一块名表, 携友人或XX去国内某名品店内消费。

我们不举个例,但从国内大体情况来看,此君衣着不会太差,但一般还是会有少许问题,比如不太讲究名牌(分析的是大众情况),或者讲究名牌,没精力搭

配。

那么与比较刻意讲究搭配的男性店员相比,气质上不一定有优势,外表更甚。 虽然成熟女性比较理性或者有拜金的个况,但是从男性消费者这个主体角度来看

首先就被帅气的男性店员近似模特的表现弄得自卑,产生了压抑感。

而无论服装还是手表,这类配饰品,大都是讲究试戴的,国内还有一种愚蠢之极的服务方法:

让模特般的店员试戴给顾客看。

无疑对顾客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是小题大做,这确实会影响顾客消费心理。  消费者是去享受的,哪怕半点不悦的对比,都会影响交易的成功

率。


再考虑上面提到的以貌取人, 交易成功率大大折扣,估计店老板对于这种潜规则有所察觉的不多。

2)去某地的GOLD SMITHS店消费手表。

就我目前观察,GOLDSMITHS店并不是清一色的帅哥美女,甚至整个英格兰和欧洲除了法国之外,都有这种现象。 这是欧洲商人区别于日本商人奴性服务

和中国零售业的贵族式服务的一种新的尝试,我个人认为也可能是一种经验。香港人似乎比大陆人更深谙此道。

我自己亲自观察的对象是 一个老年男性店员, 整齐的服装,干练的表情, 强烈的亲和力,当然还有专业的知识。

对比大陆的普遍情况,与一个韩庚似的阳光男孩谈品味,远不如像一个肖恩康纳利一样的行家请教更愉悦。


精明干练的老头,给顾客另一种心理暗示,安全,信任,老道,不轻浮。

国内不是做不到,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店面,只是太少。


现在中国真正能够消费奢侈品的团体,恰恰是改革开放第一阶段成长起来的人,或者是新贵,这样的消费群体,
本身处于未开发状态,就是说,对所谓的奢侈品,是向往,且有能力购买,但是还迷茫的状态。 而这一部分人,并
不像年轻人一样浮躁,对于包装自己并不是太重视,可能去购买时候,还没有体验这种新事物,但是却有着强烈的购
买欲。我们的店员,往往因为看人和专业的欠缺,把这部分主流顾客给REFUSE了。


2. 是否有办法避免?


办法肯定有的,我不是商人,分析本质尚显肤浅,避免的方法,只能推荐学习港商模式。  很多JS 在同行业中翘楚,自然晓得。

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不知如何表达。

还是那个老词 需要拿捏:  不卑不亢。 火候如何,就需要揣摩了。


3. 矛盾的主体


名表店,奢侈品店确实是需要拉开一定档次的,以便维护自身形象。 如果不捎带观察取人,也是不科学的。

消费者自身也有排斥感,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确实有隔阂。

怎样保住主流消费群体,又能不盲目择客,降低自身店面形象? 似乎很矛盾

我想各位老板自己有自己的算盘。


欧美人和日本人就不那么纠结了, 成功的店家索性来个全盘照收,因为只有顾客是上帝,照单全收总比冒风险择优服务来的实际。


这里就不是说什么人都低三下四,店员奴才化。

这里,我们需要拿捏迟钝得当,不高攀,更不低看的店员,具体如何,大家不妨讨论,因为太占篇幅。


那个表店购表经验帖子中列举的美国店员不是个例,我希望大家能收到启发,我觉得很有意思。


不是所有的店长,都能意识到,或者能时常记住提醒自己, 品牌价值和消费者群体适应性的矛盾关系的,写这一段就是提醒一下而已。




爱表族是成功人士和将成功人士密集的论坛,我跟很多大拿比,实在肤浅,旨在交流和露个新面孔。  


希望这个全国素质最好的论坛,能让我分享讨论的快乐,谢谢大家。
已有 10 人评分威望 金币 社区知名度 收起 理由
羡慕许仙能日蛇 + 1 + 2 观点我很赞同!
178298220 + 1 + 2 很给力!
istan + 1 楼主明显心理学专业,很给力的分析。
icekale + 1
453288903 + 1 + 2
时间元素 + 1 + 2 很给力!
uvw28 + 5 + 10 + 2 很给力!
germain + 2 + 5 已经很专业
poison1980 + 1 + 2 分析得好。买东西要让人感觉舒服。
sunboy + 25 + 40 分析的有道理

总评分: 威望 + 39  金币 + 65  社区知名度 + 2   查看全部评分

爱表资深人士

自定义头衔

Rank: 6Rank: 6

金币
4663
社区知名度
24
威望
1497
积分
11825
帖子
1006
精华
3
UID
181519
2
发表于 2009-3-7 06:01:00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麦妖 于 2009-2-16 12:01 发表
你是表店的营业员?从注册到现在就只跟了这么一个贴,看来楼主对店员的分析和评价,比手表更能打动你啊,把处女贴就这么献给这个版块了。[s:109]



出现这种情况,才说明我的东西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了。
哈哈,我也想这么说来着,不过不如你说的巧妙。

使用道具 举报

爱表资深人士

自定义头衔

Rank: 6Rank: 6

金币
4663
社区知名度
24
威望
1497
积分
11825
帖子
1006
精华
3
UID
181519
3
发表于 2009-3-7 06:07:52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game04 于 2009-2-16 10:49 发表
缺乏调查,看似有理有据,实则纸上谈兵,但个别观点也不无道理,要想写这样的文章就要深入第一线,才可以得到第一手资料.许多事情不可以臆断.[s:112]


这个其实根本就不叫文章。
都说了是浅析,交流,写的也仓促了点,浅显很多。
至于深入第一线,呵呵,这个没什么可以深入的,倒是应该展开,多去逛逛,多与人交流。 我逛的店,还是比较多的,见的情况,也不
少。 不过我承认,本身我的观点就是臆断,因为个人看法总是和事实有出入的,我的观点只是尝试去说明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爱表资深人士

自定义头衔

Rank: 6Rank: 6

金币
4663
社区知名度
24
威望
1497
积分
11825
帖子
1006
精华
3
UID
181519
4
发表于 2009-3-7 06:13:33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k47king 于 2009-1-30 10:22 发表
消费心理学那是那帮店员懂的,在加上国内人力资本较低,姑娘小伙一大把,所有的雇员只想着把表卖出去拿提成,更多的情况下他们只是按等级分人,把不同级别的表卖给不同级别的人,不考虑表和人是否合适,或者消费者的 ...


我很赞同,谢谢补充![s:112] [s:112]

我想进一步说的就是,国内人力资源换过剩,经济跟不上,正是问题所在。
由于姑娘小伙一把抓,亲情大于责任等等的存在,使得目前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扯淡。  
至于消费心理学,所谓干一行爱一行,表都没研究明白,还研究顾客? 哈哈哈

要是专柜真正能迎合消费者,国内之类的中介业务就困难了。。。

使用道具 举报

爱表资深人士

自定义头衔

Rank: 6Rank: 6

金币
4663
社区知名度
24
威望
1497
积分
11825
帖子
1006
精华
3
UID
181519
5
发表于 2009-3-7 06:17:08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oris 于 2009-2-6 17:30 发表
哈哈,国内就是这样的。
你要是头顶GUCCI、身穿PRADA、手挎LV、足蹬DIOR。带个金项链、手上大钻戒。肚子大一点、底气足一点,再领个美女,那店员必定哈你到死。你如果穿点低调的,那就只有看凉水脸了,如果再问人俩 ...

有时候,大金项链和钻戒还是最实在的。。。
LV 店员摸不清真假,DIOR 不一定认识, 普拉达的话,估计没几个店员知道,知道的也会怀疑。  
就像牛仔裤,EVISU 和DIEZEL 还有D&G 不一定比LEVIS 更让那些店员接受。  
所有这些,都不如领个美女最幸福,哈哈哈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爱表资深人士

自定义头衔

Rank: 6Rank: 6

金币
4663
社区知名度
24
威望
1497
积分
11825
帖子
1006
精华
3
UID
181519
6
发表于 2009-3-7 06:21:09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叱咤红人 于 2009-2-18 10:06 发表
我觉得也不能一概而论!我去天梭,就没人搭理我,问什么都爱答不理的,是女店员!我去宝玑,有个男店员还非常乐意给我拿出来看,最后临走还来句:有时间过来啊!注:这两家店我的穿着是一样的,就是一身户外。

我 ...


我也反对一概而论,本来是想针对这个现象的,后来发现写跑题了,给人国内都这样的感觉,我就事论事的本领还是不好,哈哈

不知道坛友 是否有此同感, 在爱表族这个版区,倾诉谴责是主体,正说明了, 店员对顾客态度这个问题,确实比较普遍,或者比较
突出了。

使用道具 举报

爱表资深人士

自定义头衔

Rank: 6Rank: 6

金币
4663
社区知名度
24
威望
1497
积分
11825
帖子
1006
精华
3
UID
181519
7
发表于 2009-3-8 06:10:45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sc11506 于 2009-3-7 14:13 发表
楼主是学心理学的吧?


不是,只是学过皮毛。
环保,生物技术,商科都有涉猎,不过都不深入,遗憾,仅仅有个证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爱表资深人士

自定义头衔

Rank: 6Rank: 6

金币
4663
社区知名度
24
威望
1497
积分
11825
帖子
1006
精华
3
UID
181519
8
发表于 2009-3-19 04:15:23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明尼阿波利斯 于 2009-3-8 08:18 发表
正常的啦 上次我和我弟弟去看汉密尔顿的时候那个卖表的婆娘还不是一样 我问了些问题 她好像 很不耐烦 最后看见我手上的浪琴之后她根本就没兴趣和我说话了 她妈的 这些贱人 真搞不懂 这些婆娘 又不是卖的自己的表 她也 ...


不是吧。。。 浪琴也不行?
卖汉和浪,档次差距很大么?

使用道具 举报

爱表资深人士

自定义头衔

Rank: 6Rank: 6

金币
4663
社区知名度
24
威望
1497
积分
11825
帖子
1006
精华
3
UID
181519
9
发表于 2009-3-19 04:16:14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kjkjkaa 于 2009-3-18 12:38 发表
和楼主一样,留学生一个。
写得很不错,感觉很像在做proposal[s:93]


稍显肤浅,谢谢鼓励。 哈哈[s:110] [s:110]

使用道具 举报

爱表资深人士

自定义头衔

Rank: 6Rank: 6

金币
4663
社区知名度
24
威望
1497
积分
11825
帖子
1006
精华
3
UID
181519
10
发表于 2009-3-20 03:36:48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yr1902 于 2009-3-19 09:08 发表
说到底就是:人的素质还没到一定的境界,与国情和大部分人的价值观有关系,



[s:101] [s:120]

使用道具 举报

爱表资深人士

自定义头衔

Rank: 6Rank: 6

金币
4663
社区知名度
24
威望
1497
积分
11825
帖子
1006
精华
3
UID
181519
11
发表于 2009-3-20 07:45:07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hadamanthes 于 2009-3-19 21:56 发表
我在加拿大,穿着国内除了卡西欧专柜之外,店员都不会正眼瞧的休闲装,走进一家以AP,GP, Breitling,Zenith为主的表店,被西装革履的老板热情接待得都不好意思离去。最后我找了个理由,问他有IWC没(其实我已经发现 ...



我就是因为好几次手软,被招待的不好意思不买,才掏钱的。。。当然不光是手表。

貌似用万宝龙当职业笔的挺多,不过国人大部分用来收藏。
勃朗峰保值性不错,国外价格也比较厚道。

使用道具 举报

爱表资深人士

自定义头衔

Rank: 6Rank: 6

金币
4663
社区知名度
24
威望
1497
积分
11825
帖子
1006
精华
3
UID
181519
12
发表于 2009-3-22 19:59:22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oroger2 于 2009-3-22 03:50 发表
楼主细心,买表之外还有表外心得
但是如有些楼层所说,可能只是说出现象一部分
柜台导购确实是顾客和商品之间的媒介,
这个媒介所具备的特质一定很多,商家也很明白,比如亲和力,这我想商场都是明白的.
那你如果想问, ...


朋友所言极是。
我不可能写深入,写全面,仅仅一家之言。
我个人觉得,简单的说,就是现在,国内零售业员工的低收入,低社会地位,以及经营者的意识水平不够,才会出现众多势利眼现象。
说复杂了没用,如果经济真上去了,很多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呵呵。

作用都是相互的,你对人家好,人家也对你好,但是确实有个先后问题,以买表这个行为来说, 就比较纠结了,但是以常识来看,进入表
店里,为了促成交易,商家还是要把握主动权的,至少要表现的积极一些。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爱表族论坛 ( 京ICP证100334号 )

GMT+8, 2024-6-7 11:40 , Processed in 0.05481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