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劳迷都讨厌加价或者搭售行为,俗语说存在既有合理性,劳力士搭售行为合理吗?不妨让我们探讨一下。
假如劳力士经销商店今天来了一只紧俏的绿水鬼,官方定价74600元,市场行价都14万多了,肯定一群劳迷都想要,那么这枚绿水鬼应该卖给谁?
A、谁来店里买就直接平价卖给谁; B、平价给店里最大的VIP; C、事先放风出去,然后登记waiting list,发果果平价销售之; D、搭售; 整个销售过程中实际有三个参与者在博弈:劳力士品牌,经销商,消费者群体;
A选项, 经销商直接销售回笼资金,品牌方系统里也减记了库存,某个幸运儿无意之中买到了劳迷心目中的‘圣杯’---这是2003年-2014年绿水鬼的基本销售业态,因为那时候没多少人认可,2015年以后LV款炙手可热,这方法的缺点就体现出来了---买家很可能不懂行,不会发挥出绿色炫耀光芒,并不能100%实现最大社会价值。 那么改一改,经销商提前把到货日期放风出去,结果就是可能提前一天就有劳迷在店门口打地铺排队了,店门口抢头名很可能会打的头破血流---倒是也不会排队,劳力士每家店同批到货绿水鬼能有2只就算多了;但这样社会影响太差,会破坏劳力士的伟光正形象。
B选项, 总是把俏货平价分配给历史消费最多的VIP,这个倒是简单明了,但超级VIP大多没收集癖,很大几率拿到手转身卖掉赚差价,而且表贩子一定会成为店里的超级VIP,这是毫无疑问的:当年星巴克小子装土豪两头倒腾手表,居然没两年就成了表店VIP,HK某次表展上看到他还被当大客恭迎。。。。也是有趣。
缺点很明显:市场溢价等于始终白送给VIP了,经销商即赚不到溢价,R品牌也会落个扮大款的名声。而且对VIP区分不够,总买热销款的VIP跟买满天星或Pearlmaster的VIP实际区别很大, 前者等于来白捡钱的嫖客,后者才是经销商的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C选项, 大名鼎鼎的Waiting list,意思是先给您登记着,FIFO先到先拿,这是绝大多数品牌的零售策略,听着很老派传统也似乎很平等对待客人;
但实际规则缺陷不少,最主要的是对消费者信息不透明,那个list又不像医院科室门口大屏幕,能让你始终看排名动态升升降降,信息不透明的操作咋会少得了黑箱,十之八九会有某亲密爱人抢了本该是客人的份额—最简单就是把他挂在某超级VIP名下加塞就是了,溢价就可以买大补汤调理阴阳了。
这始终是奢侈品的首选,信息不确定对品牌和经销商都有好处,只是消费者博弈处于下风,实际肯定增加了交易的时间成本。
D选项, 这才是现实销售中的场景:劳力士经销商一般也卖小T,当初找品牌进货时,T现在恐怕都是搭着劳力士的量进的货,现在实际中都有样学样,当然明面不说搭售,而是帝VIP可以直接买绿水鬼现货,至于如何成为VIP---隔壁摆出8只帝舵(后来据说涨到10只了),全收了您就是帝VIP,转身就能平价买绿水鬼!
现在品牌卖了热门款给最肯出价的人,经销商通过多卖副牌拿到绝大多数溢价,消费者以自己能承受的价格换取缩减交易时间成本拿到炫耀表款,品牌,经销商,消费者都在第一时间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Ronald Coase
经销商里一定有经济学家啊,这就是科斯定律活学活用啊: Ronald Coase提出的——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雷托最优。
简单粗暴总结就是:谁用得最好就归谁。
让我想起绝命毒师里我最爱的一个场景,老白运用科斯定律来自救。 老白偷了其他毒贩的制毒原料——甲胺。被发现后那些毒贩要杀死他,于是这个教授就跟要杀他的毒贩讲道理。
他说,你们拿这些原材料做出来的毒品,纯度只有70%左右,而他做出来的毒品,能够达到99.1%,而且这个纯度,是相当稳定的。纯度越高,消费者愿意给的钱就越多(Abatter high means customer pay more )。
如果让他来处理,他就愿意把利润的35%分给毒贩,哪怕这些毒贩子拿利润的35%,也比他们自己造出来的那种纯度只有70%的毒品要赚得多。结果毒贩被说服了,原材料归男主所有,让他来处理,让他来使用。
瞧瞧看,不管毒品也好,绿水鬼也好,很奇妙,现实中都自发遵循经济规律实现自发配置效率最优。
此处应有华丽的分割线:
后来劳力士品牌据说发文要排查经销商违规搭售现象,个人起初觉得没必要,何必要抵抗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呢?
但上周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布给了拍卖理论的两位经济学家,我一学习,才明白劳力士品牌的经济学功底更深啊!经销商搭售也好,加价也好,实际上都是一种面对消费者的准拍卖,搭8只或10只Tudor就是变相确定绿水鬼的最终拍卖价,出价最高者得---还是英式拍卖法。
拍卖理论有一个经典的例子:一个黑盒子里有一笔钱,谁也不知道具体数量,但有一些信息可以估算出大致范围,现在让一群人竞拍,价高者得,请问最后结果出现“赢家诅咒”的可能性有多大?
不难想象,提供的信息越多,猜的人越多,最后猜出的平均数肯定越接近真实情况。如果大家都按猜到的钱出价,那个出价最高的人肯定高于平均价,也就是高于真实钱数。这就是“赢家诅咒”。即成功拍得拍品的人更容易后悔。
同时存在“私人价值”和“公认价值”的拍卖品中,”英式拍卖“最容易产生高价,更容易出现"赢家诅咒"。
毫无疑问,长期搭售或加价方式卖绿水鬼,买家一定会陷入‘赢家诅咒’,绿水鬼的牛市就会破灭。
劳力士宁可选择消费者多等待,增加交易时间成本!(实质还是改变不了灰色市场的英式拍卖发现价格,只是信息迷雾越多,消费者最终发现‘赢家诅咒’越晚吧?时间尺度拉长超过3-5年,普通人就会陷入迷信了)
再多想想,PP现产传统正装表的拍卖行情近年来一直低迷不振,应该也是陷入了‘赢家诅咒’了吧?看来谁都是蓝色星球的芸芸众生啊,逃避不了客观经济规律。
|